新笔趣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遇上你,是我的缘(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在诗词的深处遇到最真的自己

有一种牵挂,叫从未走远。

有一种爱恋,叫有诗相伴。

用心走进诗词的深处,遇到最真的自己。

用心走进诗词的深处,遇到最美的自己。

在诗中,在美好的文字里,安静地取暖。

用心煮字,思绪挥洒天涯。怀一份宁静,拥一份温婉,执一笔清欢淡写流年。抚摸一本诗集,慢慢翻开,她竟然如花绽放。

即使寒秋,即使寒露,煮字生暖,岁月安然。

每一页,每一句,都是素色的流年,凝集岁月的沉香。

时光婉约在一本诗集里,思想隐约在书页的眉端,一笺诗意,一册温暖。

读诗、写诗,可伴寂寞流年。诗,为你点亮人生的灯盏,伴你走向有梦的优雅的生活。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小,那么,翻开书,你的世界就大了。

打开诗集,开启自己的美好人生。

不念昨夜星辰,不念沧海桑田,因为,岁月流年总有一点永恒,一点久远。

你是我的青梅竹马,因为你伴我走过童年,伴我走过青春年华。接下来,你还将陪我慢慢变老。

在诗词的风雨阳光里沐浴,干净得如雨后之莲。

在诗中的清新空气里自然呼吸,在诗中的温暖阳光里光合作用。

慢慢的,静静的,用诗词的香将自己通体熏染,过一种有香味的生活,微笑向暖。

遇上你,是我的缘

——你陪我慢慢长大,我给你一世情缘

沿时光的脉络,悄悄地把春天复制在心底,这样,可以一路把春天粘贴,这样,一路给自己一个心暖花开。

一念,若尘;一梦,千里。

有诗相伴的岁月,由于书香盈盈,你的岁月便有了不一样的纹理。有的诗,可以给你一个奔放的驰骋想象,不为别的,只为你的快意恩仇。有的诗,可以给你一个旷世孤独,或艳羡那倾城温暖,或沦陷自己内心的风景。

诗,我是如此幸运地遇上你。

遇上你,是我的缘。

躲在一个季节的深处,读一首诗。

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了你,那最美的年华便熠熠生辉。有诗相伴,那么,你会在最美的时光里和最美的地方,遇见最好的自己。

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遇到你,你虽然无法撑起一把油纸伞为我身体遮风挡雨,但你可以撑起一把精神的油纸伞为我的心灵遮风挡雨。

沧桑岁月,云卷云舒。

一弯浅笑,风轻云淡。

心中若有一朵莲,何处不是桃花源?上大学的时候就很喜欢席慕容的诗,唯一遗憾的是总带着淡淡的忧伤!后来慢慢的也很欣赏徐志摩的诗,读了他的很多故事……佩服张幼仪的善良和隐忍;欣赏陆小曼的浪漫和美丽;羡慕林徽因的才华和倾国倾城的容颜。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有的是令人难望项背的天才,有的是泥土中的一株玉兰。

在薄薄的历史尘埃里,美好的诗词,不染风尘。在浅浅的流年中,诗是另一个可以依偎和让你托付一生的。

一炉沉香,就是一段文字。

有一种文字,可以教会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姿态绽放。学会在泥泞中用善良缔造:现世安好,岁月静好。

八千里路云和月,有书不觉天涯远。携一首诗去远方,诗是最温暖的行李。

白岩松的率真和犀利让我关注了《幸福了吗?》,他的真性情,他的深刻思考,更重要的是他的能大胆直言,让人们一次次关注起这位电视主持人的书来。在动身打理行囊前,我拿上一本《幸福了吗?》,作为一路上欣赏的另一道风景。

在白岩松的《幸福了吗?》书中,这位素来以眼光犀利著称的央视新闻评论员,对当下中国人幸福感缺失的现实,给予了一针见血的“诊断”:“并非时代造成人们不幸福,而是现在到了一个人们开始关注幸福的时代。”《幸福了吗?》率直地袒露了作者自己内心世界的茫然、纠结和最终无愧于内心的选择,白岩松说,“快乐只是片刻的,可以五秒钟一笑而过,但幸福是个长久的状态,是人心灵上持续的平静和圆满。以前大家都觉得,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幸福了,可如今物质富足了,却发现幸福并没有到来。”我们很多人都在发动着、进行着一个人的战争。我们的内心有着许多敌人,他们无时无刻地在和我们对决。他们也许很强大,在摧毁着我们经营起来的静美心境。这些敌人有的来自私欲军团,有的来自贪婪战队,有的来自邪恶组织,有的来自颓废团伙。面对这些军队,我们如果没有强大坚定的信念,很难战胜这些敌人。硝烟弥漫中,我们自己会溃不成军。白岩松送给自己十二个大字: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让我们乘书籍的光芒,做一次心灵的旅行。这里给予了我们美丽多彩的视觉盛宴,也给予了我们丰美的精神盛宴。读一本有关幸福的书,走进幸福的地方。读一本有关幸福的书,走在幸福的路上。

在诗词里,笑傲江湖。诗,可以赐予我们美丽的生活姿态。简洁明净的生活线条,更能勾勒出真实丰满的生活。

你陪我慢慢长大,我给你一世情缘。

诗词,中国人的远方

一首诗词里,有一个世界。

一首诗词里,有一颗鲜活的心跳。

古诗词,对心灵世界的关照,对世间万物的描写,是我们探索世界的入口,是我们探索心灵的入口。

诗词,中国人的精神过往,中国人的文化过往。它源远流长,还将奔流到我们的未来。

诗词,中国人的远方。

诗词,中国人的桃花源。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

那是一种怎样的欢欣的景象?那是一种怎样的美好的景象?一句,一情景,一诗,一天地。这,无疑是中国人心中的桃花源。

让脚步慢一些,再慢一些;让日子慢一些,再慢一些。慢下来,才能和诗词一起走。慢下来,生活才会丰盈起来。

诗词,是我们生活和心灵的滋补品。它,滋养着我们的生活。它,滋养着我们的心。它,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无任何毒副作用。在你身心偶有疾患时,它又像中药一样可以驱除你的疾患。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诗人的眼里,满满的都是美好的景色。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只有如此好的诗文,才能配得上如此美好的景色。也只有如此美好的景色,才能配得上如此好的诗文。

千年万年,沧海桑田,功名利禄、玉宇楼阁都成过眼云烟,而诗词依然在,而且永流传。诗词之美,诗词之内涵,依然刻骨铭心,使我们魂牵梦绕。

诗词,生活中的一抹阳光,生活中的一缕月光。诗词,人生中的一抹阳光,人生中的一缕月光。照耀着我们,温暖着我们,美丽着我们。

吟诵中,遇见最好的自己

你的优雅神韵,曾倾国倾城。

淡雅的你,有着最美的颜值,有着高贵的气质。

你安静地穿越地老天荒,安静地与岁月地久天长。

你如一朵清雅的百合,散发出幽香袅袅,绽放出岁月日久弥新的光华。

和你在一起,内心便丰盈起来。和你在一起,把平淡的日子过成诗情画意。看云卷云舒,观岁月沧桑,浮躁的风尘中安之若素,安守内心的内心的优雅宁静。

但,我们走得太快,慢慢地就把你遗落了。我们走得太快,慢慢地就用匆匆置换了你的抑扬顿挫平仄韵律,我们走得太快,慢慢地失落了你。有一天,我们突然感到自己失落了,却浑然不知,是因为我们先是失落了你,才最终失落了我们自己。

失联了诗情画意的生活,失联了诗情画意的心地,即使在风花雪月里,也是雾霾沉沉。

你,是人文精神的“基因图”。你,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你的名字,叫诗词。

你用最美的姿势,与岁月共舞。诗词里,有最浓的情、最真的情、最深的情。醉在《诗经》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不愿醒来。醉在《楚辞》里的“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一梦千年。

如果,我们从唐朝抽离出唐诗,那么,唐朝还是那个唐朝吗?唐朝还是我们心中的那个唐朝吗?我们总不会只是怀想那些肥得腻人、富得糜烂的所谓盛唐生活吧?如果没有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果没有了“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如果没有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如果没有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那么,剩下了还有多少我们心中向往的盛唐? 那么,唐朝便只是楼阁和物质的堆积。

如果我们从宋朝抽离出宋词,那么,宋朝还是宋朝吗?如果宋朝没有了范仲淹、柳永、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李清照、岳飞、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熹、辛弃疾、陈亮、叶绍翁、文天祥,没有了这些在宋朝的长空中烟花般绽放的文学家,那么宋朝剩下的可能只是寂寥夜空。词,有着穿越时空的张力。如今,“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依然在回响。只有在吟诵“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中,我们才像是走进了宋朝。

你,绽放在岁月流年,芬芳了历史的记忆。那些唯美而温婉的文字,是诗人灵魂的花朵。

吟诵中,与你相知,与你相遇。

吟诵着,与你相知,与你相遇。

吟诵中,与你举案齐眉。

吟诵中,与你不离不弃。

吟诵中,遇见最好的自己。

昭君吟

秭归,林木丰美,香溪环绕。如此美丽的地方,是否也生长着美丽的故事?

一天,花格外得香,水格外得清,一声婴啼唤醒了这个美丽的乡村。

一位名王嫱、字昭君的女孩在人们的笑声中哭着来了。

也许,她知道来到这世上将要走过一段凄美,于是,她恐惧,哭声掩盖了内心的惶恐。

她美丽地长大了。如果不走出这片山水,如果她和邻居姐妹一样,嫁给一个庄稼汉子,她的一生也许会真实、朴实,会平实、幸福地度过一生,粗茶淡饭,种地养鸭,汗水滋润的生活,也许更快乐真实。但是,命运,就这样捉弄着她。十六岁的王昭君,缓缓登上了香溪岸边的官船,把她运到长安城内。此时,她回过头去,望着美丽的家乡。也许,此时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将面临怎样的人生。

接下来,一代绝色佳人,一盏孤苦寒灯。这其中的滋味只有她本人体味得才更刻骨。

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出塞。倾国倾城、悲情红颜,就这样走向天苍苍、野茫茫,就这样走向风吹草地见牛羊。

历史,过往烟云。但在当初,这种烟云是那么真实,大朵大朵的足以笼罩整个天空。她自愿请行,出塞和亲,一位勇于献身的伟大的女性。异域风光,和着她的美丽容颜,此时花开四野。风情万种的草原上,有美丽芳香的鲜花,也有狼毒花。从此,家之远,思之切。其实在这之前,她就为自己选择了这条路。

历史就是这样,政治的重担竟落在一个弱小女子的肩头。

异国他乡,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朝着汉朝的方向眺望,绵绵的乡愁此时谁能体味?

望着她早已远去的背影,杜甫沉思着: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怜惜、感叹,也许李白更能理解这位香溪女子: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欧阳修的“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更能道出一个绝色女子的心怀。

在一个悲壮的日子,六十岁的她近乎奢侈地对她的子女和儿孙们说,让她一个人安静地呆一天。望着自己满头的白发和满脸的皱纹,此时,她百感交集。也许,此时她的心如明镜。她慢慢穿上四十多年前入塞时穿的猩红斗篷,转过身去,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

任何一个女子,都希望过上有爱的生活,都希望过上体温的生活。这种真实和幸福,是真正的幸福。

人生最好是小满

金黄的麦浪,在金色的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色泽。阳光,恣意地挥洒那一往情深的金色。此时,这些昂扬的麦穗们在最美的时光里,开始着自己的丰满。

节气,总是恰到好处地来,也恰到好处地去。

有一个节气叫小满,是美好的春天刚走不远后的夏季中最美的节气。它,有一个像邻家小妹的名字,但这个名字也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名字。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麦粒在这个季节开始渐渐变得饱满起来,这对于经过一个寒冷冬天的积淀、经过一个春天的焕发的小麦来说,开始了最为壮观的时节。此时,麦粒像一个青春少女,洋溢着芬芳的气息。她,生动地生长着。

节气,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农耕劳作中产生的智慧结晶。每一个节气,对应着相应的气候时令,对应着生活和农耕的风俗。

文人,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中华诗词特有的诗境。

小满,文人墨客多有诗词描述:

麻叶层层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苏轼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欧阳修

小满,从这些诗词中走来。

诗词,在小满里也有着别样的韵味。

让我们再来看看小满中的一些习俗。在关中地区,每年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女儿都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这一风俗叫做“看麦梢黄”,极富诗意。女婿、女儿如同过节一样,携带礼品如油旋模、黄杏、黄瓜等。去慰问娘家人。农谚云:“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愈为更忙前,女儿去询问娘家的麦收准备情况,而忙完后,母亲再探望女儿,关心女儿的操劳情况。

小满!小满!你听,小满叫起来,多像一个乡村女孩的名字啊!??

在江浙地区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所以人们在这个节气里选定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化瘀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阳光,开始热烈起来,万物变得更加蓬勃。特别是小麦,这偾张着血脉的热烈、蓬勃,仿佛是一群劳作田间的汉子,在这个季节里,开始鼓胀起庄稼们心中的希望,让一个季节饱满起来。小满的原意是小麦开始饱满,但是尚未成熟的阶段。《道德经》里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就是这样,用盈满的来补充不足的。

在这个季节,一切都是鲜活的。在这个季节,一切都是生动的。我们的脚步,我们的心情,也是生动的,也是鲜活的。普里什文在《一年四季》里写着:“人身上包含有自然界所有的因素,如果人愿意的话,他可以同他之外的一切生物产生共鸣。”

我们不知道,该怎样善待自然,该怎样感恩自然。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收获的快乐在荡漾,心情是飞扬的。云淡风轻的日子,柔软时光里,静下心来,才能感到自己的心所想、所思。

阅读自然,我们会感悟很多。 细品小满,也品出一些人生的道理。

二十四节气里,有很多是大小相对应的: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可是,为什么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呢?

这一说,还真是。怎么单单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呢?

物极必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往往是当事物达到了极限,则会走向衰落。满,在《说文解字》里解释:“满,盈溢也。”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看来,一切还真不能“大满”。满则招损。小满,满而不损,满而不盈,满而不溢。

生活中,学会小满,知足常乐,一切便会恰恰好。

人生最好是小满。

《小满》

宋代: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译文:

小满时节,夜莺在茂盛的绿柳枝头自由自在地啼鸣,明月照亮了万里长空。

我最喜欢观看这个时节田垄前的麦子了,在初夏的风中轻轻摇曳笑看那满地落红。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宋代:欧阳修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译文:麦穗刚刚长齐显得非常娇嫩,桑叶鲜嫩养肥了蚕。老人非常感谢这个年岁,饷妇只是知道这个时节好。

《晨征》

宋代: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巩丰(1148~1217),字仲至,号栗斋。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以太学生参加对策,中进士。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宋代:赵蕃

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

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

译文:春天多雨,天晴显得吝啬,今年好像去年一样。翻看日历才知道今天是小满,非常愁闷阴天时间久阻碍蚕眠。

给风取个名字吧

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说: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

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多么温暖、浪漫的情怀!

风,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它该来的时候,来了,不该来的时候,也来。那我们也给它们取个名字吧!

风,也是组成我们世界的一份子。风,有时是有温度的,比如:春风。如此温暖的事物,该有个自己的美丽的名字。

连风都有美好的名字了,这世界该多美好。

炎炎夏季,我们多么渴望风,此时,如果我们喊一声风的名字,它听见了,颠颠地跑来,你顿感凉爽了许多。

给风取个美丽的名字,给风取个响亮的名字,给风取个优雅的名字,给风取个诗意的名字,那么,你的心,一定是对风是喜爱的。

把风当成自己的孩子,给自己的孩子取个好名字,是我们极乐意做的事情。

如果,那阵风有名字了,风的名字是你给取的,那你是爱它的,爱它的到来,爱它的与你相遇。

此时,这风和你是有缘的。

给风取个名字。其实,我们古人早就给风取了名了。

好风知时节,诗人把风按照季节,分别取名为:春风、夏风、秋风、冬风。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清·袁枚《春风》

夏风多暖暖,树木有繁阴。新笋紫长短,早樱红浅深。——唐·元稹《表夏十首》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唐·李白《秋风词》

冬风结冻凝青汉,秋月分光落碧虚。——宋·无名氏《郎宫湖亭》

这,也有点太偷懒了。就像你的孩子是春天生的,就取名:春生。如果是早上生的,你还取名早生不成?如果是一月一号生的,你还取名元旦?

含蓄点好不好?

当然,我这是玩笑话。

除了按照时间季节取名字的,还有就是按照方向取名字的,你来自何方,就叫什么名字,这还是有些太直接、太懒惰的取名方法: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宋·欧阳修《浪淘沙》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唐·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楼》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唐·白居易《南浦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就像生在大西北,就起名西北。就像孩子生在济南,就叫济生。但是,如果孩子生在青岛,能叫青(轻)生吗?生在南京,能叫南(难)生吗?

你看看下面的风的名字:和风、熏风、金风,这才叫有文化、优雅。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元·白朴《天净沙·春》

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唐·柳公权《夏日联句》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宋·晏殊 《清平乐》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清·纳兰性德《菩萨蛮》

下面的风的名字,多有诗意啊!荷风,一看,就似有一阵清甜淡雅之风习习吹来。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唐·温庭筠《菩萨蛮》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释志南《绝句》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宋·柳永《八声甘州》

这样给风取名字,一定是用了心的。

给风取一个美丽的名字,给自己喜爱的风取一个美丽的名字,风在这个世界里有了自己的名字,当我们喊风的名字的时候,风听得见。

给每一朵雪花取一个名字

冬天,是离不开雪的。没有雪,那冬季只有水瘦山寒。

雪,是冬天养大的。

我,静对雪山,漫看雪飞,与一段时光相暖,与一场雪飘相伴。

在慢下来的时光里,与一朵雪花相遇。将雪花清新淡雅的容颜,收藏于心。将一朵雪的曼妙,养在心中。

冬,从不浓墨重彩,但正是这样,才更纯净,才留给我们广阔的想象。

素白留韵,冬是一位诗人。朴素的你,和冬天一起,组成纯洁的主旋律。朴素,是冬天的气质。

冬天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朵朵蝴蝶,千朵万朵,在自己的梦里飘飞。

冬天,在一朵雪花里。

雪,你的轻盈,漫天遍野,组成一场盛大的丰盈。唯有这种降落,是那样的欢欣。

雪,除了我喊你雪,我还可以喊你什么呢?

突然,我意识到,我们该给雪再取一个名字。对!给每一朵雪花起一个婉约的名字,给每一朵雪花起一个诗意的名字。

昨宵天意骤回复,繁阴一布飘寒英。(范仲淹《依韵和提刑太傅嘉雪》)“寒英”,这名字好!原来范仲淹早就为她起好了名字。雪花,是最英气的花。“寒英”,这名字非她莫属!

旭日开晴色,寒空失素尘。(李商隐《残雪》)“素尘”, 李商隐称她叫“素尘”。不光是李商隐,李白也喊她叫“素尘”:“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门有车马客行》)哦!诗人所见略同。开门枝鸟散,玉絮堕纷纷。(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司马光称她叫“玉絮”。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徐渭《梨花》)徐渭称她叫“寒酥”。好形象的名字!独有凝雨姿,贞晥而无殉。(沈约《雪赞》)沈约称她叫“凝雨”。琼苞玉屑,问天公、底事乱抛轻坠。(郭应祥《念奴娇·次贾子济韵》)郭应祥称她叫“琼苞”。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坠琼芳。(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李贺称她叫“琼芳”。云开洞府,按罢琼妃舞。(张可久《黄山雪霁》)张可久称她叫“琼妃”。

“琼苞” “琼芳” “琼妃”……

有了,我给她也想好了一个名字——“琼花”。怎么样?这名字也很惊艳吧?

这名字,杨万里已经叫了她上千年了:落尽琼花天不错,封他梅蕊玉无香。(杨万里《观雪》)

喊她琼花的,还有唐代韦庄的《冬日长安感言》: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花咏散盐。元代诗人吴澄的《立春日寓北方赋雪诗》: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有人喊她琼琚:风渐寒同云密布,雪乱舞满地琼琚。(茅平仲《夜行船序》)

有人喊她瑞叶: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范成大《雪后雨作》)

有人喊她仙藻:欲验丰年象,飘摇仙藻来。(张说《丰和圣制》)

杨万里还喊她银栗:独往独来银栗地,一行一步玉沙声。(杨万里《雪冻未解散策郡圃》)

有人喊她玉沙:天风淅淅飞玉沙,诏恩归沐休早衙。(苏轼《小饮清虚堂示王定国》)

有人喊她琼英、玉英。唐代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凝在玉英。

最绝的是岑参,直接喊她叫梨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隔了好多好多年,宋代诗人韩元吉也将雪花称为梨花:莫将带雨梨花认,且作临风柳絮看。

不过,喊她这个名字时,一定要在冬天。春天再喊这个名字,答应你的可是别人哦!

既然有人把雪花叫做梨花,也有人把雪花叫做柳絮:

话说在一场大雪之中,晋代谢安把侄子侄女们唤来,让他们赏雪吟诗。侄子谢朗吟道: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望着漫天大雪,吟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把雪花叫做柳絮的人还真不老少。宋代梅尧臣的《十五日雪》:拥柱轻于絮,吹墀净若沙。宋代苏轼的《谢人见和雪夜诗》:渔蓑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清初钱谦益的《春雪》:绕树莺雏应罢语,漫天柳絮敢争飞。

也有给她起小名的,叫她六花、六出。唐代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唐代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宋代楼阴: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元代白朴所吟: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

最有气势的是叫她玉龙。唐代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还有,宋人张元的《雪》:战败玉龙三百万,败鳞风卷满天飞。

雪,我该喊她什么名字呢?

煮一壶热茶,酿字为酒,饮雪成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天一色的季节,如果你离我不远,那快来,我们一起去看雪,或者,我们一边听雪,一边饮酒。

如果你离我很远,那我们隔空共赏一场雪。

如果,雪没来,那么,我们就一起喊出雪的名字。

她听见,一定会来的。

跟着古诗词去做一个吃货

苏轼、白居易、陆游、袁枚等,你知道,他们都是大诗人,或许你也知道,他们是诗人中的长寿之星,但你知道他们也是“养生专家”吗?

他们诗是那么美妙,你没想到他们还很懂医道吧?

不信?咱有诗为证!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宋·苏轼

示病维摩元不病,

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

且尽卢仝七碗茶。

吃多了东坡肘子,当然需要喝杯茶,消食解腻嘛!还提神!你看,老苏不光是诗文写得好,饭也做得好,生也养得好。他是美文家、美食家,还是养生专家。

《惠州一绝》

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你可知道,苏轼写这首诗时,已经是年过半百了的老人了,是年过半百了的老人还不够,而且还是在被贬到此地。但是,他的可贵之处是无论走到哪里,对美食的热情,对生命的尊重,对乐观的坚守,始终伴随着他的人生。吃最时令的食物。无论如何,当下、当地,有着最美的美食,滋养着老苏。

《杂 赋》

宋·陆游

病叟胸中一物无,

梦游信脚到华胥。

觉来忽见天窗白,

短发萧萧起自梳。

梳头,对!就是梳头,可以滋养你的秀发,或者防止你的脱发。

什么?你说这算什么养生,这怎么不是养生?你以为只有买那些高价养生器材才能保健?

《午 梦》

宋·陆游

苦爱幽窗午梦长,

此中与世暂相忘。

华山处士如容见,

不觅仙方觅睡方。

午后小睡一会儿,就那么一会儿,也大有作用。

好好睡一觉,美美睡一觉,也是养颜的秘方,也是养生的秘方。

玩手机忘了睡,这可是养生大忌。

睡不着?一副睡方,不亚于一副药方。

《食 粥》

宋·陆游

世人个个学长年,

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将食粥致神仙。

只将食粥致神仙。粥,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粥,可是养生的最好饮食。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苏轼

我昔在田间,

寒疱有珍烹。

常支折脚鼎,

自煮花蔓菁。

中年失此味,

想象如隔生。

谁知南岳老,

解作东坡羹。

中有芦菔根,

尚含晓露清。

勿语贵公子,

从渠醉膻腥。

所谓东坡羹,就是在粥中加入了蔓菁和萝卜。

《老 行》

清·袁枚

老行千里全凭胆,

吟向千峰屡掉头。

总觉名山似名士,

不蒙一见不甘休。

迈开腿,走出去,到美丽的大自然里去,那里有养眼的、养肺的、养心的。

《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好的心态,养出好的身态。只有心强大,才会身强大。心,喜悦了,生命才会洋溢着幸福。

《灌 园》

宋·陆游

八十身犹健,生涯学灌园。

溪风吹短褐,村雨暗衡门。

眼正魔军怖,心安疾竖奔。

午窗无一事,梨枣弄诸孙。

劳作,也是运动。劳动人民在劳作中延年益寿。君不见,很多老寿星,都是勤劳人。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