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泠乐掀开纱幕露出一只眼睛的距离,若有所思地望着他,心道他今天吃什么东西了,怎么一路上脾气都不好,莫不是这段时间对他态度好了一些就得寸进尺?
她弯眼笑道:“那还真是幸亏大少爷特地来告知我,以后这种事就不麻烦了,可以请别人代劳的。”客气的行了一个礼,她也学着他头也不回的走了。
裴疑舔着虎牙,盯着她的背影捏紧了拳头。
看着他们俩人又开始莫名其妙闹别扭,银朱欲言又止,心焦极了。
入了城,街道上的货物琳琅满目,各种店铺应有尽有,人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银朱生怕主子被挤散了,连拉着她的衣袖不敢分心。
因为刚才主子和裴少爷闹得不愉快,不想理他,同赫连岂吩咐了几句就带着几个侍卫和自己来到了街上闲逛。
有了那晚的阴影,她对周围敏感极了,根本体会不到宋泠乐的欣喜。
“主子,您慢一点!”银朱一手拉着她,一手拨开拥挤的人群,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
宋泠乐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看见什么好玩、什么稀奇就跑去那里,哪管得上身后的侍女和侍卫。听到银朱的话,她稍微慢了一下,接着因为看见了稻谷杆编织的各种昆虫小摊,马上又加快脚步晃了过去。
等到她终于感觉有些疲惫,抱着一堆稀奇古怪的东西坐进茶楼后,身后的小侍女和侍卫们都已经快虚脱了,喘着粗气大汗淋漓。
知道他们走了一天又陪自己逛街实在辛苦,宋泠乐让小二收拾好隔壁的桌子,加了另外的茶和一些茶点,命他们一起坐过去也休息一会儿。
几个侍卫起初不太敢,觉得自己和她地位有别,出来是保护她的怎么能与她同坐?直到看见银朱收到命令二话不说坐下来拿起茶杯喝了口茶后,才慢慢悠悠试探地坐了下来。
“铜台县的街道居然这么拥挤!”银朱饮尽茶水不由地感叹道。
“是啊,还以为是以农为主的县城,没想到贸易也这么繁荣,都快赶上魏......我们那儿了。”宋泠乐一边翻看着手里稻杆做的蝉一边接话,心中想的是这些个小玩意儿做的居然比魏都十几年竹编工匠都精巧,像是真的一样。
“你们是才来这里的吧!”听到了主仆二人的感慨,邻桌有一位男子搭话道,“外乡人刚来这里都是这样,以为铜台重农肯定物资匮乏。可其实啊,这里除了是‘北地粮仓’,同时还是北地三州的大门,不管是外面还是里面都要经过这里,所以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商业茂盛之相。”
“原来如此,多谢公子解惑。”宋泠乐礼貌地点头回应。
虽说她经常大大咧咧,但在外面没认识的人时,该做样子绝不含糊,规矩礼教一并齐全。
“姑娘客气了,小生贾月请多指教。”男子合扇,恭敬地对着她作揖。
“小女姓柳,见过贾公子。”她双手行礼,微微倾身以表礼节。
“柳?”贾月听闻她的姓氏明显有些惊讶,直直地观察她的面貌,被银朱一声干咳吓得别过脸去,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姑娘,刚才盯着你看真是对不住!小生之前听说一位人家走失了女儿,他们也是姓柳,不由得在意起来,真是抱歉!”
也是姓柳?
“公子说的难道是今日城门外发生争执的那个人?”宋泠乐回忆起什么,好奇地问道,“他家女儿走丢了?”
“对对对,就是他!”贾月比前几句话激动许多,环顾了一下左右说,“那人是本地人,也是这里最大的富绅,同时还是最开始带着其他百姓做买卖的人,会做生意脑袋灵活,为人也不。我刚来的时候找不到事干又没钱,还是他帮我找到给别人写信、丈田的活,才没被饿死。”
“他女儿大概十三四岁是一年前走丢的,派了好多人去找。除了官府还有这儿大半个城的人都在帮他找,结果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你说是不是奇了怪了!”贾月边说边摇头,一脸遗憾的样子。
宋泠乐吃着瓜子儿,像是听评书一样津津有味。
“是挺奇怪的,怎么会一下子人间蒸发了呢?”见人说完了,她悠哉地回答道,“怪不得公子会盯着我看,是觉得我们姓氏一样年龄相仿想确认一下吧......她和我长得很像吗?”
贾月再仔细看了看说:“仔细看来还真是有点儿像,比如这里——”
他说着便抬手指了指宋泠乐的唇,虽然离了一段距离,但对于才认识的关系,这种动作有些过于唐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