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章 忠良(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文忠良祖籍山东,文天祥二十九代后人,清朝道光时期,祖父科甲出身,二十一岁秀才,二十九岁一朝中举,历任山西省五台县主薄、县丞,解州府知府等职务,后因盐务失职,道光时期被贬后返回山东祖籍,返回祖籍不久文忠良祖父去世,葬于山东曹州文家庄。文忠良父亲自幼受父亲熏陶,从小酷爱读书,但厌倦官场尔虞我诈,没有在行科举,而选择教书育人,穷酸书生导致家道中落,文忠良弃文从武,习得一身武艺。

永陵县大财主聘请武师,负责团练。

经人介绍在二十一岁时,文忠良只身来到永陵县,不久在西门外吊桥西购买房租三间,依此居住。

白天去教习武术,夜间回此居住,此时正是日本侵华战争一年前。在永陵城三年后经李媒婆介绍与县北孔集村杨氏成亲,不久生有二子一女。

日本入侵永陵城后,要求不让有团练组织,他们组建了皇协军保安队,聘请文忠良担任总教练,因文忠良祖训中有一条忠君报国,被文忠良以身体欠佳果断拒绝,因祖籍在山东曹州,在永陵城还自己的土地,为了生计去刘楼村刘大善人家做走忙客,命为走忙客,实为妻看家护院。

文杨氏在家照看三个孩子。日子虽过的清贫,但舒心,起码不用落得个卖国求荣的名声。文忠良此人为人耿直,性情豪爽,爱打抱不平,所以在平日里容易在言语上得罪人,因此也为自己种下了祸根。

一日杨刘氏午间来到护城河洗衣服,顺便为两个儿子洗,在此期间不小心撞见刘大麻子和孙小红的好事,因夫家是外乡人,文忠良在家多次嘱咐家里人,出门在外能忍就忍,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处处谨慎小心。

汉族人自古就有"排外情绪"和"红眼病"两大特点。

文杨氏看到这一幕后,第一时间收拾衣物领着孩子匆忙返回家中,过了几日文忠良返回家中时,在唠家常时把这个事情唠了出来,文忠良听后千叮咛万嘱咐,不可在外漏出一言半语,文杨氏也时刻铭记于心,可不久这个消息还是外露,孙小红首先怀疑到文杨氏,并告知刘大麻子和孙家旺,他俩为出口恶气出了一个坏主意。

不久的一个清晨,黄协军保安队里来了一个人举报文忠良在刘楼村勾结抗日分子,举报此人正是张二奎家的三儿子张志齐,外号张三本来张二奎给他这个儿子起名志齐,含义是有志气,可张三行事恰恰跟他名字相反不但没志气,闲日里不三不四,偷鸡摸狗,专做一些下三滥的事,这次来举报就是受孙家旺指使栽赃嫁祸,因林正高和文忠良在一处过活,他并一道举报。

文忠良和林正高同为外乡人,大有同为天涯沦落人的感触,平日里关系走的近些,也是为了大家互相有个帮衬,文忠良来到刘楼村走忙客,就是受林正高引荐,孙家旺早以看的顺眼,恰此孙小红告了黑状,他心里合计一并收拾了,这个事情发生在栗书社死后二年间。

第二日刘大麻子便命令手下一队人手拿拘捕证来到林、文二家抓人,恰巧二人不在家,他们就去刘楼村抓人,很快二人被抓进监狱。两家婆娘得到消息吓的面血色,手举措,失声痛哭,不知该如何是好。

进到监狱当日,肯定难免一顿毒打,让二人交代与抗日组织怎么联系的,在抗日组织中担任什么职务。林,文二人一头雾水,不知祸从天降意欲何为,两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从何招供。

刘大麻子心知肚明是故意诬陷,打了两日,就开始诱导招供。说平日里看你们二人和栗书社交往密切,他当时就招供你们两个和他一起商议过通抗日组织,这时栗书社以死,现在是死对证,林正高回答道,我们只是邻居,谁不知道我爹死时,他栗老二领着几个儿子抢夺我家的宅地,我们二家一直不来往,我比你们还痛恨哩。

刘大麻子看林正高不招,便命人继续使用酷刑“荡秋千”这个酷刑具体的做法是由4个人把审讯的人抬起来,两个人分别抓住左臂和右臂,另外两个人分别抓住左腿和右腿。然后四个人节奏一致,从左到右把人给晃起来,远远的看上去就像是在荡秋千一样,因此这个酷刑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这还没有完,过一会之后,四个人同时松手把人给抛出去,人从空中摔落会造成伤势。如此重复几次,人经常会被折磨成重伤。随后又审讯文忠良,文忠良一口咬定,自己刚到永陵城,栗书社根本不认识,何来的商议密谋,你们就是把我打死我也不敢乱认,刘大麻子恼羞成怒道,我们请你做团练,你不肯,难道不是对皇军不满吗?

文忠良口吐鲜血说道,我怕教不好,我本身就是一个武把式,看似好看,并不实用,怕误了皇军的大事。

刘大麻子看也审讯不出啥,用口里叼的香烟头按在文忠良的手上,随后叫上辣椒烟辣椒烟是将干辣椒点燃后倒入鼻腔,引起剧烈咳嗽。虽然这种酷刑不是致命的,但他们绝对让人痛苦难忍。

林、文两家婆娘日日在家哭泣。这日,栗老二听说了此事,心里立即想到自己死去的三子栗书社,心里难免一阵心酸,也不知是发善心还是看不惯孙家旺的所作所为,他便在文忠良婆娘外出之时简单的问了当家的情况,顺口说了一句,这事还得拿钱买命,谁在保安队你就去找谁。

文杨氏把栗老二的话告诉了林家婆娘,二人商议也不知找谁,这时林家小妹林正英说道,对面的孙家旺不是在保安队,咱们就去求求他吧,两家也的确别他法,当即就来到孙老头这里,边哭边诉说着,孙老头心里也明白两家怎么会通抗日组织,平日里三家也没有太大的恩怨是非,他一口答应下来,让老三孙家旺去打探打探,看是否有办法解救。

孙老头晚上把事情告诉孙家旺,孙家旺看目的已经达到,内心里也没打算要了林,文两家的命,这次孙家旺和刘大麻子学聪明了,在办理此案的时候,并没有报告日本宪兵队,怕造成和栗书社一样的后果,他心里也明白日本人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通抗日组织,立即枪毙。天明来到林正高家,让两家每家拿出200军票去赎人,二人哭的泣不成声说,我们哪里来的人200军票啊!我们都是贫苦人家,孙家旺说,事情我办了,具体赎人不赎人你们自己看着办,撂下话就匆匆走了。

文杨氏迫不得已来到娘家,找到几位兄弟商议,大家伙硬是凑了100军票,还差人100军票,文杨氏别他法,把自己的房子卖给了栗老二。文杨氏心中就一个想法,把孩子他爹救出来哪怕去要饭乞讨,一家人也得在一起。林正高婆娘也是同样的办法,只是林正高的房屋多一些,只是卖了一半给了孙老头。就这样两家各凑了二百军票,交给孙家旺。天黑下来后林正高和文忠良算是从监狱回到家里,此时的文忠良已经家可归,托着伤病的身体来到家门口,婆娘领着孩子站在吊桥口看见他后,抱头痛哭一场,经历这场了生死离别,体现了家和亲人的对一个人重要性。

中国是家国文化,一个家庭的运势就是一个人的运势,自古高尚的中国妇女,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教育,她们是愚昧的她们是知的,可是她们又是那么值得尊敬的,是那么可爱的,在他们的人生字典里是没有离婚的,当她坐着八人大抬轿子顶着红盖头进入这个家里面,等她出去的时候就是八人抬着大红棺木。

"生亦是夫家人,死亦是夫家鬼"。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妇女的伟大之处。

夜幕降临,文忠良在文杨氏的搀扶下领着三个年幼的孩子,来到护城河边清洗着身上血渍,文杨氏看着伤痕累累的丈夫,心里那种心痛,是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文忠良愧疚的对妻子说"房子没了",文杨氏答道"人还在,家还在,房子是人挣的"。文杨氏在河边依靠在丈夫的身边,三个孩子就像小鸟一样依偎他们身上,此刻虽容身之处,我想他们应该是幸福的。

一直躺到天明,住在护城河北岸的周家老太太来河边打水,看见文家一家五口躺在河边睡,周老太太过去轻轻的喊醒文杨氏,问了情况,她也听说被人陷害蹲了大牢,一个妇女家的卖了房子,救出自己男人,这种举动让周老太太打心里佩服。

周老太太轻轻的对文杨氏说闺女别怕,跟我回家去,以后没地住就住我家,说着就去扯孩子的小手,拉着孩子的手就回家了。就这样在好心的周老太太帮助下文忠良算是不用流落街头。

周老太太,夫家姓周,娘家姓郑,祖籍永陵城本地人,祖上也是名门望族,父亲是他们村上有名的教书先生,书香门第出身的她从小原生态家庭熏陶熟读四书,在那个极度重男轻女的社会里,女子能读书识字,那是为数不多的。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