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宛,御书房。
崇祯坐在乌木雕花御案后边,埋头批阅奏折。
桌案两侧,分别站立着一名当值太监。
每当崇祯批阅完一本,右侧太监立马合拢收走,左侧太监负责重新再摆放一本。
乍眼一看,两人就像人形机械一般,不停收放……
其实权力比流水线大多了!
皇帝先看哪一本,后看哪一本,基本由他们决定。
哪本不想让皇帝看到,直接放最下面。
后送到奏折一直往上叠加,除非全部批阅完,否则皇帝哪能看到?
“砰!”
突然,崇祯一巴掌拍在桌案上:“真是岂有此理,气煞朕也!”
泉山县连续五年没有上缴税银,县尉接连战死,二头山山贼猖狂,百姓民不聊生……
身为皇帝,恨不得化身战神,横扫一切魑魅魍魉。
两名当值太监眼观鼻鼻观心,波澜不惊。
国事不顺,皇上隔三差五都会拍桌子,他们已经习惯了。
就在这时,王德化的声音从门传来:“万岁爷,老奴有事禀报。”
崇祯撂下御笔,略带情绪道:“进来吧!”
房门推开,王德化躬身进入。
“回禀万岁爷,查清楚了,那杨洛平日虽有顽劣,并过分之举!”
“杨永青,本是槽帮船工,天启三年入伍,每每身先士卒,非常勇猛。”
“白露山一战,仅带三十甲士,大破流贼中军……”
“因屡战功,从一介白丁,升至武德将军,深得孙大人看中。”
早上争端事了,崇祯让王德化调查杨永青父子,是否嚣张不法。
得到这个结果,他还是很满意的。
骤然间,崇祯想到泉山县奏折,随手拿起来看了看。
喃喃说道:“泉山县山贼肆虐,数任县尉战死,这杨永青倒是个合适的剿贼人选。”
王德化拱身接话:“万岁爷英名!”
“杨永青做战勇猛,何况其子杨洛只是一时糊涂,平日并大。”
“距离夏收,仅剩数月时间,若能在此之前扫清山贼,夏收税银必然忧。”
王德化这一番话,完全说到崇祯心坎上。
于是拿起御笔,随手写下一道圣谕,加盖皇印。
看向左侧当值太监:“拿去传给杨永青,令他尽快动身!”
“奴才遵旨。”
……
杨家府宅。
杨洛嘴里叼着一根狗尾草,慢条斯文回来了。
花了三千两银子,用被贬的方式离京,便宜老爹那边有些不好交代,总不能再把便宜爷爷搬出来吧?
有些心烦,索性在顺天府闲逛起来,了解明末百姓的真实生活。
直到太阳偏西,才慢悠悠回府。
看到杨洛,门房急忙迎上来:“少爷,你去哪了?咋现在才回来?”
“随便走走看看,咋了?”
“快进去吧!老爷差点儿又让全府家丁去找你。”
“哦,我知道了。”
迈步走进院子,便宜老爹站在院里,脸黑得跟锅铁似的。
管家杨武站在右后侧,一副欲言又止模样。
“爹,这是咋了?谁惹你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