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常常询问什么是家,爷爷说:“儿孙满堂才是家。”妈妈说:“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爸爸说:“有我和妈妈在的地方就是家。”
昨日里我在姥姥家的柜台上发现一张照片,那是妈妈和两位小姨的合影,可以从照片中看出,那时的他们还很年轻,脸上还没有皱纹,甚至还不用被生活所压迫。她们中年龄最小的有二十六岁,最大的就是妈妈了,那时也只有三十五岁。
这张照片是好几年前的,那时的我也很小,也不怎么记事,当时舅舅的年龄也小,刚刚读大学。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他了,每当舅舅放假回家时我就会找他来玩,而他也常常带我去各种各样的地方见许多好朋友,他们有时会聚餐,那个时候也总带着我,出去玩也带着我,因此,我也见了不少新的东西。这也就是我小时候最喜欢舅舅的原因了,因为跟着他总有许多好吃的和好玩的。他也常常能逗我笑,把我举过头顶,我乐呵呵的,举起手来就可以摸到天花板。姥姥总说舅舅不像一个好榜样,但在我看来这样多好玩呀!
后来就是我的小姨们。一位已经成家立业,另一位至今还在读书。二姨总是对我很好,每每当家人们说起我小时候,总会与二姨相提并论,尽管我记不大清那会儿的事,但还是觉得美好。家里还两个小妹妹,在我记得清的时候,最小的也只有两岁。
再说就是三姨了,也是最懂我的人了。小时候很喜欢奥特曼手办但爸爸妈妈常不允许我购买,那时的她也刚读研究生,也没有什么钱。但还是会给我买很多各种各样的手办,甚至都不重样直至今日我的家里仍然保存着几个我当年最喜欢的款式,那几年在我心里三姨很久才回来一次,所以每当我见到她总会开心的不得了。有一次放假妈妈还带我去参观了他们的学院。三姨是学医学的,难免会有几具人体模型,而那些对小时候的我来说又高又大,还有骨骸结构,因为我胆子小所以总是不敢抬头看。
当我卸下相框,后面还有一张姥姥年轻时候的照片。因为在那个年代技术有限,所以照片只有黑白的。但不成熟的科技还不足以遮掩她的美貌。那些照片是美好的回忆,但它们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泛黄,我牢牢地珍藏着他们,那些都是美好的回忆。
我看着这些照片,心中有些许不适。我想:时间带走我太多了。李煜说:‘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施耐庵说:“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王国维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韦应物也说:“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流年带走了许多,也留下了许多。它给我的是越发成熟的思想,带走的是我们的快乐和时光。姥姥老了,脸上不再是年轻时的风华正茂。舅舅也长大了。马上结婚要有自己的家。我也长高长大,它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将我高高举在头顶。三姨也长大了,在外读书使我们两年才能见一面。爸爸妈妈现在也常常被生活的苦所压迫……我想,我们到底是不是在慢慢疏远呢。小时候每次去姥姥家,总会有满满一屋子的人,我们会觉得很吵,但到现在,要么是空一人,要么是只有几个人,或许那曾经的不是吵闹,而是欢乐吧,可我却再也体会不到了……
后来啊,姥姥家的喧哗成为了奢望,小姨和舅舅们的陪伴也慢慢的越来越少。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我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不能做什么,更不能时光倒流。我把照片放回了原处回头看一眼,关上房门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