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关的话韩美娟从心里认可,因为李悠然从准备材料开始,就表现出了和一般厨师的不同之处。比如在给牛柳打水的时候,一般都用小苏打,但李悠然却没用。她是在牛柳中放入调味品后直接下手抓匀,而且是没放一种用手抓匀之后再放下一种。自始至终,李悠然都没放小苏打,她用的是清水。
李悠然先把调味料放入牛柳中用手抓匀,而且是没放一种抓匀之后再放另一种,在这个过程中,她自始至终都没放小苏打。等所有的调味品放好抓匀之后,李悠然给牛柳加入了少许清水,然后用手抓匀,直到清水被牛柳完全吸收后,再继续加入少许清水抓匀。直到加入的清水不容易被牛柳吸收时,她这才就停止加水,最后加上一些色拉油抓匀之后,放进冰箱里冷藏腌制。
韩美娟自然知道加小苏打是为了让牛柳变得嫩滑,因为她在做这道菜时用的也是小苏打,但是现在李悠然的做法一下打开了韩美娟的思路。
“原来不用小苏打也一样可以让牛柳变得嫩滑,而且这样做的口感会比加了小苏打的更好。”
想到这里,韩美娟回头看了一眼老关,却见老关脸上的得意藏都藏不住。
“哥,然然的手法和你真的是一脉相承,当初你做这道菜的时候我也在一边看着,可我只注意到你用了什么调味,只注意你炒菜时的火候手法,却没注意到这些细节,现在我才明白过来。”
“你那时候的心境跟现在的不同,那时候你心中不服,用的是挑刺的心态来看的,自然不会发现不同之处,及时发现了也会觉得我是在故弄玄虚,甚至觉得这些手法都很土。不得不说,看起来是挺土的,但是吃起来呢?咱们是厨师,做菜时第一要照顾的就是顾客的口味,创新是必须的,但不能为了创新而忽略了口味。你看你现在就看出关键所在了吧,一是心境不一样了,二是你也把然然当成晚辈和徒弟。师傅教徒弟的时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纠错。你这一纠错就发现问题了吧,你也是厨师,而且还是个很出色的厨师,只需发现问题然后仔细一想这里面的道理就会明白,都不用我说。”
“还真是这样。”
“我做好啦。”
李悠然将做好的菜装入盘中端到老关和韩美娟面前,然后眨巴着一双大眼睛等着两位前辈加长辈表扬她。
“上菜,你亲自给客人端上去。”
“啊?行。”
为了给李悠然壮胆,韩美娟特意把餐厅经理小商叫了过来,让她陪着李悠然给客人上菜。
“您好,您的杭椒牛柳,请慢用。”
用餐的客人是一对中年夫妻,那位先生看了一眼李悠然身上的实习生制服,笑着问:“这是关厨师长做的吗?”
李悠然刚想告诉他这是她做的,不料却被商经理抢先一步。
“是厨师长亲手做的。哦,这是我们新来的实习生小李,今天是第一天上班。”
这位先生夹了牛柳送进嘴里细品之后,点头赞道:“不错,就是关师傅的味道。小李呀,你得好好跟你们厨师长学啊。”
“她一定会的,二位慢用,还需要什么随时叫服务员就好。”
商经理拉着李悠然回到后厨,把情况跟老关一说,老关乐了。他拍着李悠然的肩膀说:“怎样,有意思吗?”
“有意思。不过,如果我说这是我炒的结果会怎样?”
“客人一定会在夸你的同时,挑出一些不太重要的问题。”
“这不是看人下菜碟嘛。”
“不,这是正常的,其实也是变相的对你认可。这就好比你是文秘,领导让你起草一份讲话,你把领导想说的要说的甚至他所想的都写上了,你自我感觉这稿子肯定一下就过。可当你拿着稿子给领导看时,领导一定会问,找老同志或者主任看过了吗?你要说没看过,那领导绝对仔仔细细看一遍然后让你拿回去改,而且还不告诉你应该怎么改。如果你说已经给主任和办公室几个老文秘都看过了,也把他们提出来的问题都改了一遍,那领导就会大概看一遍,然后告诉你就按这个来。这不是欺瞒,这是心理作用。举这个例子是要告诉你,掌握客人的心理也是调味,而且这种调味才是一个厨师所追求的调味的最高境界,在这方面你还得历练啊。不过这第一次做菜就获得客人的认可的确值得赞扬,但是要戒骄戒躁啊。呐,接下来你美娟师傅要考考你了。”
韩美娟笑呵呵地对李悠然说:“我最拿手的是面点,正好有桌客人点了甜点。我来做,你辅助。”
“好嘞。”
十几分钟后,商经理陪着李悠然给客人上了甜点,几位客人只尝了一口就齐声赞叹韩美娟的手艺就是好。一位客人问商经理:“你们中餐厅招新人是不是先看颜值再看能力呀?”
商经理回答:“当然那不是啦,我们是把颜值和能力看得同等重要的。颜值也是美食,秀色可餐这个词您忘啦?”
一句话逗得客人们哈哈大笑,都说商经理是个妙人。
经过这两次实践,李悠然的兴奋和紧张全都不见,她把全部精神都集中到了学习和记录上。
到了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大批的客人已经散去,后厨进入了扫尾阶段。这时候李悠然才感觉到累,别处倒好说,因为站的时间长,双腿又酸又胀,在这几个小时里,李悠然基本上没有坐着的功夫,而这仅仅是一日三餐中的午餐而已。
看着李悠然的样子,老关也是心疼,于是就让韩美娟和李悠然先回宿舍休息,他自己盯在后厨。韩美娟明白老关的心思,也就不和他谦让,拉着李悠然走出了中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