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章 依恋(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三十、依恋的类型:(单选/简答/材料)p91

安全型依恋需要母亲,母亲回来就高兴

回避型依恋(焦虑-回避型)逃避母亲,母亲在不在都无所谓

反抗型依恋(焦虑-反抗型)母亲不在就挣扎,母亲回来就反抗

紊乱型依恋最缺乏安全感的依恋

三十一、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单选/材料)p92

稳定的照看者

照看的质量(态度、环境)

儿童的特点

家庭的因素

三十二、良好的依恋是如何形成:(简答/材料)p93

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

最佳依恋的发展需要在“母性敏感期”期间使孩子与母亲接触。

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特别是6-8个月后的分离,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父母要经常抱孩子,适当和孩子玩耍。

父母对孩子发出信号要及时做出回应。

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敏感地做出回应,注意孩子行为,给予关照。

三十三、同伴交往的意义:(简答/材料)p95

同伴交往有利于学前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

同伴交往是学前儿童基金情感的重要后盾。

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记忆、想象、思维、言语)

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三十四、影响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单选/材料/简答)p96

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有利于儿童与同伴交往,而缺乏交往的家庭环境则会影响儿童的同伴交往。

儿童自身的特征

首先,性别,长相,年龄。其次,气质,情感,能力,性别。最后,对儿童同伴交往关系影响最大的是其交往中的积极主动性、交往行为及交往技能。

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活动材料。活动材料,特别是玩具。

活动性质。表演游戏或集体活动中。

托幼机构的影响。

教师不能与儿童建立起亲密,融洽,协调的关系,就会导致儿童心理上的不平衡。

三十五、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历程:(单选/简答)p98

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的知识。(2~3岁)

直到2.5岁左右,大多数儿童能准确的说出自己的性别。

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