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陕西省城长安,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时期,就是一座名扬中外,万国来朝的长安大都名城,近两千年来拥有着众多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迹。在古城大都长安城的四大城门永宁门附近,有一处闻名古今的历史文化遗迹,那就是长安城朱雀门。
朱雀门位于古都长安城的南部,是残存古城墙遗留现存的四大城门之一,又在民间俗称小南门。朱雀门始建于唐朝时期,历史上的朱雀门曾经多次被毁坏和修缮,现在的朱雀门则是清代重建的。虽然是由于战乱的原因人维护修缮,但是一千多年历史的厚重依然难以掩盖。朱雀门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门楼高达十六米,门洞高七米,门宽四点七米,门洞侧各有一对石狮子栩栩如生。
而就在离着这一座古色古韵朱雀门不远处,道路边有一口高台大水井,这口大水井的历史也是有一千多年了,甚至超过了朱雀门存在的年代。这一口高台大水井里的水很甜,据说是井底有一口甘泉所致。
只不过现在这一口高台大水井的使用,却是被一群俗称‘大井帮’的人控制着。附近十几条坊街的住户和近百家的大小店铺每天都要来此取水做为家庭生活的用水,除了官府兵役取水基本上可以自如,其它的人等,却是要交钱才能取水。
平民百姓们每天交的买水钱倒也不算是昂贵,一个铜钱便是一大桶水。如果实在是没带着钱或是缺钱,扔下一两块小的锅盔面饼也可以用上半桶水。
不过,那些富豪士绅,商铺行市和青楼酒肆以及客栈大车店却是要多交钱,每桶水至少两三个铜钱。
但是这取水用量,‘大井帮’也是有规矩的,要求民众必须使用‘大井帮’的水桶取水,这个规矩被称作是用‘帮桶’来打水,所谓的‘帮桶’,就是‘大井帮’他们自己专门定制的水桶。
而用‘帮桶’从大水井里打水,下井出井时则必须是由一群长年身穿黑白衣的壮汉操作,久而久之,这样的一伙人就逐渐形成了帮伙,竟也是成就了长安城里一霸,民间俗称他们是‘大井帮’。
初时在大清朝的末代,这些‘大井帮’的人也只是占据了朱雀门附近这一口大水井,后来在清灭民兴后,四大城门口附近的甜水井不知是为何,取水用水的权利全部落入了这些‘大井帮’人的手中。
‘大井帮’的这些人平时事则可,一旦有旁人不忿生事,这一群抱团的不起眼汉子,便会结伙群起持棒相殴,甚至曾经有强恃封堵城门的事情发生。
而在最近的二十年来,这一群‘大井帮’的团伙已经是成了气候,平民百姓们懦弱,胆小怕事,而且也力与‘大井帮’对抗,每天花费一两个铜钱也就认了,只是官府衙役也拿他们也很奈,只好是睁一只眼闭着一只眼,任由他们结伙据井‘作事’。
这个‘大井帮’的人,其实在平日里也并不多生是非,也几乎是从不作歹生恶,甚至多有时候常做一些小善事。在平日里‘大井帮’的一众水伕只是守着这几座城门口附近的大水井维持他们自己的生活而已。
‘大井帮’的人在遇有有大的灾难时,也经常作一些扶危救困之举,对倒毙路边的乞丐也会施席掩埋。当然也有不让这类人或物事污了甜水井之名的意思。
这‘大井帮’里也曾出过一些名人,比如后二十年间里威赫秦河两岸的抗日名将王劲哉将军,他在青少年落魄时就曾寄蜷于‘大井帮’的棚下做水伕。
冯思南,武枫,李壁,杨阁,这四个人各有各的性格特点,武枫虽然只有十八岁,却是因为早就已经是地下赤色组织的外围人员,所以一去到景岚先生的南华赤旗队伍投名,便受到了景岚先生的重用。又因为他会使用长短枪支和摸过机枪,便在当天火速成立的少年营当了营长,在这次景岚先生策划举旗过程中,武枫数次参加实战杀了个几进几出,深深受到景岚先生的赏识,这才在南华举旗失败后,被景岚先生信任的指派带领这几个身边的小随员赴长安城逃亡隐匿。
李壁却是一个天生的外语天才,又酷爱读书,一腔热血的前去投报参加南华举旗,本以为自己从此血战疆场,能有一番作为,没想到举旗暴动失败,走上了逃亡的路途,直到现在他的脑子里还在发懵。
杨阁则是一个喜欢独自沉思琢磨的人,平时少言寡语的,但是他在做事时极为认真踏实,不虚不妄。他的为人处世也是诚信笃实,绝对是一个可与之深交的朋友。
小小少年冯思南因为年纪幼小的原因,虽是也有锐气,却时常显得时有冲动毛躁。但是他的为人讲究诚信忠诚,而且因为是家传武学的原因,他自小天生的胆大豪勇。这个小乡娃将来若是不走邪路,必定有一番正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