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帅和杨将军共同策划的‘兵谏’救国这一场震惊国内外的‘大戏’落幕之后,紧接其后的就是敌酋翻脸情的阴谋和屠戮。
张~杨两位将军共同策划的‘兵谏’震惊世界,让全国民众期待万分的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兵谏’仅过了几个月,当初的多方谈判交易,终于近半的成果,令人遗憾的夭折。
以占据西北陕甘地域十七路军杨将军为首的西北军事武装集团和大部分东北军事武装集团,原来谋划要借着‘兵谏’这一场武装兵变来杀掉敌酋的计划,在远东某些势力的干涉下未能如愿。
之后杨将军在赤色组织提出的“团结一切力量,成立全国抗战统一战线,联合起来救国救民”的主张下,同意陕北的赤色组织的建议,在‘兵谏’事变中抓捕扣押了敌酋以后,杨将军与张少帅一起提出的‘兵谏’八项主张,经过多方磋商后改为了六项,而且有很大的改动。杨将军的十七路军以及西北军事武装集团很快就被‘敌酋’手下的的军情特务部门运用阴谋手段瓦解,杨将军在‘敌酋’的威胁下被迫逃亡欧洲。而张少帅则是在‘兵谏’后的谈判结束时,当所有各方签署了协议之后,他固执己见的不听杨将军和周公的劝阻,被与‘敌酋’热门沆瀣一气宋氏一伙迷惑,非要执意一路亲自护送‘敌酋’回南京,就在到达南京后,张少帅一下飞机,悲剧发生了,结果是张少帅此后一生做‘楚囚’。
时间来到了一个敏感时期,在一九三六年末到一九三七年的七月七月,‘敌酋’领导下的腐败军政府在国内威信大失,其疯狂打内战剿共的阴谋和不为人耻与日寇妥协和谈的投降路线被全国人民揭穿制止。
我们的陕北赤色组织由于坚持了正确的路线,论是地方组织和军事武装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这种形势基本向好的动乱环境中,西北赤色组织里自然也出现了许多骄傲的情绪,组织上出现的这个工作漏洞,难免被混进了不少投机分子,甚至是敌特军情报组织派入了不少潜伏的人员。
大西北五省唯一的最高学府,长安城西北高等师范学校里的赤色地下组织,本是长安城里赤色地下组织的中坚力量。由于在近一个期张少帅的东北军事集团和虎帅扬将军的十七路军以及西北军事集团各派系武装组织在发动‘兵谏’事变时,西北高等师范学校里的赤色组织地下支部发展扩速过快,原来的临时总支部经陕省赤色组织上级‘城工部’批准,正式成为陕北赤色组织‘省委城市工作部’直接领导下的西北高等师范学校地下组织总支部。
当前的这种如同咆哮黄河洪流滚动的大潮,几乎是十年前上海大革命时期潮流的翻版。就在这个时候,陕省赤色组织的高层负责人十分的警醒,向下属各级组织发出了一级警报,要求各级组织严格的遵守纪律,不经上级组织批准,不得擅自与社会上的进步人士接触,不得随意参加各界组织的抗日宣传活动。
长安城赤色组织根据目前的政治军事形势,成立了长安城和秦河流域赤色特科先锋队,决定由齐长忠担任这个新成立的赤色特科先锋队队长,上任不久的齐长忠,他的心情也在这个时候有了变化。
赤色组织特科先锋队队长齐长忠这一天派人去高等师范学校叫来了冯思南,又把核心成员哑夯,盲杖小东,也一并找了过来,在几个人到齐以后,齐长忠语重心长的对他们说道:“现在的长安城和秦河流域的政治军事形势很诡异,不久前的这一次张少帅和杨将军发起的双十二‘兵谏’事变,几乎是把我们赤色组织特科部门暗中的力量全都暴露了。”
齐长忠有些心情沉重的又说道:“根据这一次张少帅和杨将军发起的双十二‘兵谏’事变后,国共多方的谈判结果,我们的陕北赤色组织高层多数人认为,在当前联合抗战的形势下,今后赤色组织可能要逐步在全国走向公开化。但是,关于这一点,我个人的心里是不认可的,难道我们要重复在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发生的那场惨案吗?”
说到这里时,齐长忠激动的站立起来,提高了声音对着面前的几个部下大声地说道:“虽然是我个人不认可这样的合作,但是组织纪律和原则我还是要坚守的,个人服从组织,全党服从中央!正是因为这样,不论我理解不理解,想得通还是想不通,我都坚决地服从中央定下的政治方针和战略决策!我的意思是说,不论想的通还是想不通,只要是能团结抗日一致对外,还我祖国河山,那我们个人的委屈冤屈又算得了什么?只是,我很有一些疑虑,我们与狼共舞或有生存之地,但要是屈膝的与虎谋皮,必遭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