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69章 北海琅琊,尽归信手(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孔融有自知之明,自己一位老学究,绝对不是统领一方的诸侯,不如尽早投靠一方,以保北海虞,也保孔家昌盛。

刘信仍是回驳道:“文举兄,莫要悲观,大汉依旧是大汉,若他人觊觎国家神器,孤不会袖手旁观的,倘若有人再敢侵犯北海,文举兄尽管书信于孤,孤派兵来救义不容辞。”

孔融仍是不依不饶,语气也严厉了许多,义正言辞的说道:“德华莫要再推辞,老夫心意已决,若德华不接受,老夫只能拱手让与他人了。”

刘信语,这算是光明正大的威胁吗?

不过。。。这种威胁,我喜欢。

便宜他人,怎么可能!

刘信迎合孔融道:“文举兄莫急,孤答应你便是了。”

“哈哈。”孔融露出满意的笑容,“德华高义,为我北海数十万百姓计。”

“文举兄谬赞了,不过北海还需文举兄继续作为太守理政,至于军队,孤编入关羽的青龙军团,如何?”

“全凭殿下安排。”孔融双手抱拳,行礼道。

刘信突然想起一事,便开口问向孔融,“文举兄可有子嗣?”

孔融略显尴尬,“殿下见笑了,臣虽近五十,却子嗣。”

刘信疑惑,思索一番,想通其中缘由。

原本刘信想到的一事,是历史上有一句成语与孔融之子有关。

想当初孔融得罪了曹操,被曹操抓捕入狱,后来祸及全家,孔融恳求曹操放过自己只有八九岁的两个儿子,然后孔融之子被捕之时说出了一句流芳千古的话: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小小年纪就能说出如此大义凛然的名句,实属人才。

只可惜孔融死的时候是建安十三年,也就是217年。

现在孔融之子还未出生。

“是孤孟浪了,只可惜华佗先生马上就要出海了,但华佗先生高徒还在燕国,待孤返回燕国后,可命其来给文举兄一观。”

孔融没有后代一直是心中的疙瘩,自己也找过不少医师,开过不少药,但都没起到作用。

因此对燕国的医师也没抱太大希望。

不过自己刚投靠刘信,刘信就能安排医师为自己诊治,可见刘信对臣属的关心。

孔融连忙感谢道:“臣谢过殿下。”

两人交谈的差不多了,一旁的陶谦突然站起身来,来到刘信面前,“德华,我琅琊隶属徐州,老夫知道徐州牧糜芳是殿下的人,因此老夫也愿与文举一般,只做执政理民的太守,望殿下成全。”

这次刘信并没有太过惊讶,毕竟琅琊本就属于徐州,虽然在大汉的官制上,都是朝廷任命,但现在大汉的情况,就是各地官员各自为政。

陶谦已经快六十了,比孔融年纪还大。

关键是陶谦跟孔融一样,都属于文臣,统兵或者镇守一方确实力有不逮。

虽然也曾多次随军出征,但都是情非得已。

更何况陶谦还有两个不成器的儿子,陶商和陶应,文不成武不就,令陶谦头疼不已。

陶谦知道刘信对教育方面格外重视,也想利用这层关系,让刘信或者燕国的大学来培养一下自己的两个儿子。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