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盖棺论(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半晌,人说话。

皇帝似乎被这突然的安静惊醒,缓慢的伸了个懒腰,冷眸缓缓张开,看着腿上突然出现的毯子出神,王公公立马上前恭恭敬敬取回毯子,轻巧的挂在胳膊上,不敢抬头。

皇帝叹了口气,声音并不高。

“哎!朕是不是老了?”

群臣一起打了个冷战,跪倒一片,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不耐烦得摆摆手,“你们就是看朕老了,才敢如此懈怠,漠北一战打成这个样子,你们都有责任!正事上都是哑巴,反倒是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记得清楚,吵了三个月还是不能有个定论吗?”

太傅陆明赫顶着风险,执意进言。

“圣上明鉴!南宫家率虎贲军数敢死壮士,忠血英魂,二十年寒暑春秋,渴饮雪水,倦卧大漠,冻死冻伤者数万都未退却半步,将我大庆国门死守,怎可因最后一战失利就否定他们二十年的忠诚!漠北一战牵连甚广,希望圣上下旨彻查!”

兵部的李大人反唇相讥道:“没人否定老将军之前的功绩,只是漠北一战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庆损兵折将,丢失百里守地,几个郡县被匈奴人大开杀戒,死伤辜百姓众多,掠夺财物都被柔然竭族瓜分殆尽,留下满目疮痍,朝廷还得急派几路大军重新组织防线,让北凉和柔然有了联盟的机会,这难道不是他南宫宝自作主张,贪功冒进的后果吗?虽说战争主场在北凉境内,但此战何尝不是将我大庆置于风雨之中,南宫宝又拥兵十万之多,力争开战到底是何居心?”

主动进攻北凉,发起总攻战原本是朝中达成的共识,因为庆帝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太子之位又悬而未决,若是皇帝突然驾崩,国内必起内讧,到时外族岂能坐视不动,所以,趁着最后这口气,大家都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强盗邻居”,谁知,内讧还是不能避免的提前上演了,只是这主角大家都没想到会是大皇子谋反。

因为皇位之争一直都盘旋在三皇子和四皇子身上,三皇子是丽妃所出,外祖父刑部尚书王全真是京中有名的玲玲官,在位三十年稳坐高位,与各大家族交好,与兵部李大人更是八拜之交,武威等周边郡守皆为王家后人,三皇子本人也十分争气,不仅文武双全,更善治世谋略,门客众多,朝中称赞支持者半数。

四皇子因为母妃南宫禾早逝,京中势力稍显薄弱,但百年大族陆氏的支持,还有掌管兵家大权的南宫家做后盾,自己又在北府军中打出些名气,朝中拥立四皇子为太子的呼声一直最高。

二皇子性格阴沉,办事优柔寡断,偏好女色,与其他皇子相比,身长物,只能领着虚衔在工部混日子,一直不受庆帝喜爱,好在其母妃淑贵妃贤良淑德,多年协理六宫未有逾矩,为帝后排忧解难博了不少好名声,而其舅父工部尚书柳南春更是中立派,既不支持自己妹妹所出的二皇子,也不明确的站在某一边,反而这么多年风平浪静越加得到庆帝赏识。

所以,任谁都不会想到,毫靠山的大皇子会先谋反,毕竟连其岳丈陆东严都明确站在了四皇子这边,只能说,世事难料,人心难测。

陆明赫义正言辞道:“主动围剿北凉老巢是年初议事堂上凑圣上允了的事情,南宫宝老将军不过奉命行事!难道李大人质疑圣上的裁断?还有李大人!你们兵部是怎么配合援军的!为何武威,永昌的援军迟迟不按计划向黑河进发!现在这么着急,将此战败因归在南宫家名下,难道是为了洗脱你们的失职!”

李大人被怼的一口老血差点没吐出来。

他当然知道北伐是南宫宝老将军一生的夙愿,也是圣上的意思,休养生息二十多年,国力盛达,兵强马壮,如果此事做成,功在千秋,造福后世,可保大庆百年太平。

当时自己也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恨不得亲上战场,助南宫宝一臂之力。

只是半年前朝中局势突然转变,圣上病情反复,头风发作时已经不能在座上听政,递上的折子往往一个月都没有批复,国家大事岂能耽搁,只能重用皇子处理国政。

三皇子被派到驻地,主管五郡驻军调遣,诸郡守都是王家势力,三皇子不发令,他一个兵部尚书又能如何?

几位皇子都是人中真龙,神仙打架,小鬼遭殃,造成今日谁都没有料到的虎贲尽灭惨剧!

李大人憋着气,这朝中人人都明了的事情,已经不能再揪出来,大皇子一家刚刚被斩杀,再将三皇子牵连进来,提起党争之祸就是在皇帝伤口上撒盐,天家的面子丢得够多了,就连王大人都称病躲了起来,自己更得明哲保身。

皇帝本就不顺心,触怒龙颜恐怕自身难保。

李大人小声回避道:“南宫宝为漠北之战最高统帅,误地估计了敌人实力,连主力军是谁都没搞清,就派兵冒进敌人内部,自己又轻信石景山,养寇为患,认人不清,被人下毒,失最后的撤退之机,这都是他主将之失,而我们兵部鞭长莫及,实在是当时军令真假难辨,明威将军南宫谨不就是收到假的军令才贻误战机,深陷敌营。若真如陆大人所言,五郡按计划带兵齐出,恐怕会中更大的圈套,到时胡人联合起来直驱南下,最危险的就是长安,若失长安,帝国动荡,那才是千古罪人!当然,我们兵部并非推诿此次过失,臣愿领罚,只求圣上明鉴,三皇子与微臣良苦用心,才筑得现在新的西北防线,使胡人不敢趁势而入!大庆本土才得以保全啊!圣上!”

陆明赫甩着袖子,不屑道:“投鼠忌器,畏首畏尾,夫战,勇气也,惧有伏焉,而不敢前,一群躲在壳里的缩头乌龟,岂能与虎贲忠勇并肩,说什么保全本土,不过是懦夫的借口,以后李大人改名叫李王八好了!”

李大人胡子气得翘起来,这陆老匹夫的嘴巴真毒,说不过,我躲得过,立马隐形在武官队伍里,跪到最低,生怕圣上揪自己出来对质。

陆明赫见圣上皱眉,未停半分,仍旧直言道:“圣上英明,殿外现在跪着百位军士,为老将军请愿,他们中有跟着南宫宝老将军南征北战过得英雄,有老将军曾经部下的后代,有将南宫宝老将军奉为忠君爱国典范的参军少将,他们都是大庆的中流砥柱,舍命表明立场,为得就是一个公道,我们怎么能让这些一心想要报效国家,随时打算献身的人寒心呢?”

要说庆帝为什么喜欢陆明赫,大概是因为一个皇帝,既要有吹嘘拍马的小人哄着自己,也要有心怀天下的君子真正做些事情。

陆明赫是个老狐狸,聪明,忠诚,正义,拎得清,能猜出皇帝的想法,却让皇帝不会反感,这样的大臣最得圣心。

这几个月,有不臣之心,与大皇子暗中勾结的官员将领已被清算干净。

与三皇子有关的党羽都夹紧了尾巴,不敢在出来争论。

而太子,看似得利,实则失去了最大的依靠:外祖家的军事助力。

刚一回京,就被庆帝嘉奖,广贴皇榜,赞誉其智勇双全,指挥有方,善于用兵,德行兼备,委以重任,总领百官,代摄国正,又拿回了北府军符,令太子整日忙于东宫官署事宜,为日后皇权顺利的接手做准备。

今天,为了避嫌,几位皇子皆没有上朝。

所以这个时候,陆明赫病突然就痊愈了,能上朝了,其实是看出了皇帝的意思,庆帝也想尽快结束这场纷争,天家再乱下去,臣子们就该蠢蠢欲动了,这陆老狐狸顺势而为,给皇帝一个台阶下罢了。

庆帝揉揉太阳穴,问道:“陆爱卿都表态了,你们这些人也都说说吧,我要结论,不要争论!”

平日里保太子党的几位大人连忙上前,纷纷表示赞同陆大人,南宫宝老将军身死卫国,虽败犹荣,此战失利,是多方的结果,不能用莫须有的罪名来玷污大庆的战神!

一向只爱修道不问政事的宰相张炎破例进言,“帝君曰:人生在世,贵尽忠孝节义等事,方于人道愧,可立身于天地之间,南宫家三十余年赤诚忠心日月可鉴,辅佐圣上鞠躬尽瘁,才造就了明主贤臣的佳话,圣上视南宫家为手足,南宫家视圣上为腹心,怎可在最后离心离德!”

张炎的意思很简单,南宫宝与庆帝兄弟相称三十多年,南宫宝一心辅佐庆帝建功立业,现在人都死了,再把这段佳话抹黑,对于庆帝这样爱惜名声的皇帝,不是自找不痛快吗?

庆帝冷冷一笑,当年为了证明自己夺权的合法性,才册封张炎做了宰相一职,命他铸铜像卜天卦,这么多年,张炎除了祭祀活动以外,少有参政议政,又因为师弟鲁洞之的事情,一直闭关修行,君臣早就离心,现在愿意站出力挺南宫家,不得不让庆帝心生妒忌。

谏议大夫王凯又跪出列,进言道:“圣上!臣为人君而谏则失正,今日不得不冒死直言,若论忠,南宫是庆朝第一家,南宫宝老将军三十余年忠心不二追随圣上,历经百余战铸我大庆脊梁,令四海蛮夷不敢进犯,甘愿释放军权,到边疆驻守,已过花甲之年,老将军膝盖老寒,强忍着针扎之痛日日打马而行,未敢松懈训练。”

“皇贵妃十三年前病危,最后遗愿就是再见老父亲一面,但是当时边防紧急,南宫宝老将军忍着丧女之痛仍旧打退北凉的数十次进攻,赶回京中,已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这谏议大夫王凯好大的胆子,最近一直帮南宫家进言,要知道,朝中人人自危,敢如此针尖麦芒的直言,确实冒险。

皇帝听到此处重重叹息一声,没有打断。

王凯越说越激昂。

“南宫宝的儿子南宫裕大人更是为了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交州这十年为大后方,提供人力,兵力的调发,物资的补给,为保一方安宁,南宫裕大人都没有回京探视过几次。”

殿中的大臣们纷纷低下了头。

都说南宫家功高震主,本可以享受国公爵位直接入仕的南宫裕,愣是苦读十载,靠着自己的实力考中探花,让同僚闭上了嘴,又以出色的执政能力治理地方,这万民伞都收了两个,令这些自诩为苍生谋福的读书人敬佩不已。

可惜!饱经世变,一命呜呼!

“南宫家两位小将军舍弃京中富贵荣华,甘愿到苦寒之地从士兵做起,靠着实打实的军功统领虎贲军,遇战每每冲锋陷阵在前,令将士们心服口服,这不是忠是什么!”

“若论孝,天下有这样的世家吗?父子兄妹天各一方,妻子女儿独守空房,现在安国公府只剩孤儿寡母,若是三公子南宫玥依旧影踪,南宫家恐怕就此绝后啦,如此保国血战,却孤坟白骨人祭奠,一抔之土未干,后人又会作何评判!别说后人,就是现在街头巷尾,庆国上下都议论纷纷,南宫家若是有罪!我大庆的脊梁就要被人戳着走了!”

说完王凯的后背冷汗已经将五品的官服浸湿。

心中暗忖:若不是南宫玥答应保自己弟弟一命,他万万不敢如此狂言!今日要么名留后世,要么被人横着抬出去!只求南宫玥守信,将弟弟从大牢里放出。

皇帝凝视着殿外的雨幕,不知想起了什么,突然笑了出来,殿上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圣上是何意。

大哥啊大哥,你看看,这么多人为你请命,叫我如何不杀你!

许久,庆帝站起身,缓缓说道:“让那些士兵回去吧!不用跪了,把丧事先办了吧,我身体不便,太子替我去安国公府走一趟,礼部和御史大人一起主持丧事,赐得东西都要好的,金镂玉衣,黄肠题凑。”

只这一句,争论了三个月的南宫家之罪烟消云散。

南宫宝老将军以国丧安葬。

下葬的棺材是皇家亲赐,四周用柏木堆成框形结构,牢牢护卫椁室,虽是空棺入殓,但皇帝级别的安葬规格,已经堵住了所有大庆人的嘴。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