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司天监
漫天星辉的照耀下,一座高达百米的六角塔楼耸立在司天监正院的中间。塔身是几十块打磨成六边形的巨石逐个往上堆叠而成。越往上巨石被打磨的越大,让整个塔楼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型蘑菇,呈现上粗下细的外形。一条悬空的石阶沿着塔楼的外围蜿蜒而上,这就是历代司天监用于观测星象的观星楼,最上面的楼顶是一块直径数米的巨石,叫做望星台。
观星楼历经千年,到了今天,丝毫看不到风霜侵蚀的痕迹,依然傲然耸立,蔚为壮观,不由让人感叹一句,修建此楼的工匠们巧夺天工般的技艺,令世人心生限敬意。此时,监正袁中堂手持星盘站在望星台的边沿,全神贯注的看着满天星辰。身后站着的是手拿司历本的少监。台上狂风呼啸,吹得二人衣袍猎猎作响,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两人。
眺望星空,袁中堂脸上露出一丝惊疑之色,今天的夜空好像被一层似有似的烟雾笼罩,让原本清晰可见的星辰呈现出一片混沌。平常一些很容易看到的大亮星,比如天府,紫薇,荧惑等,星光皆是一片黯淡。比起星光黯淡,北斗七星更加严重,已经消失在了原本的方位。
袁中堂心中大骇,坐上司天监正一十三年,从未见过今天晚上的繁星像如此反常。他飞快的拨弄着手中的星盘,始终未能算出北斗七星的具体方位。闭上眼睛,凝神静气,司中典籍记载的数历史星象逐一在脑中闪过。
半个小时过去,袁中堂睁开双眼,转过身来对着身后的少监道:“曹少监,你立刻返回司天监,将寰宇星经取上来,还有,请明监副一起上来。”
曹少监领命下楼离去,袁中堂再次抬头看天,望气术下,漫天星辰已愈加模糊。不过收回望气术后,一切如常,漫天星辰没有异样,北斗七星依然还在。完全符合寰宇星经里面描述的繁星归隐,北斗移位之象。
一盏茶的功夫之后,曹少监和明监副来到望星台。
“参见大人,”两人对袁中堂抱之拳行礼。
袁中堂转过身说道:“明监副,你且看看今日之星象,先不要用望气术。”
明监副抬头看了看天幕,然后回答道:“各星方位,亮度,行轨皆为正常。”
袁中堂点了点头:“再用望气术看。”
明少监施展望气术,再次看向天幕,发现天象已然骤变,眼前的天幕几乎一片空白,万千繁星几近消失,一声惊呼:“大人,怎么会这样?”
袁中堂没有说话,带着两人来到中间的石桌,吩咐曹少监打开寰宇星经。“打开第三卷”。
曹少监把寰宇星经平摊放在石桌上,翻开至第三卷,卷首语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异魔乱】,继续往下看,只见正文记载:异魔乱象,表现极为特异,开望气术观之,繁星呈归隐之态,北斗移位,以常眼观之却此象。
异象出,灾祸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