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明想着的是,引进技术建立一个精深加工的厂子,拓展这一系列的产品开发。
不过,眼下的资金要支持这个设想,还真是不容易。
虽然三号区在苏小明的引导下,转换了掘进方向,开采出了一个富矿区。
现在日出产原矿多则十几吨,少则五六吨,已经连续生产了二十多天了。
这就很亮眼了,苏小明带来的,可是滚滚而来的财富啊!
按原来的安全员,现在的生产部主管小陈,陈富安的说法,小老板就是矿里的福星。
神目之下,矿脉尽显,无处藏身。
这种极度夸张的说法一夜间传遍了竹洞矿。
苏爸听到这种说法,也是与有荣焉,连连称是。
不过,就算加上其它矿区的出产,每月出产的的原矿,也就不到二十吨。
以现在又上涨到了每吨一万五的价格,每年的产值也就千多万。
可是除开上缴的承包费,以及各种生产成本,每年的纯利润也就不到百万。
苏爸都暗暗心惊了,这还没算上设备更新的大笔支出呢!
现在再考虑精炼厂的建设,研发资金,那就更是一个无底洞一般的坑。
不过,必须的投入,苏爸也是立场很坚定的。
那就是,除开正常经营的成本及上缴,利润就一定要保证投入到后续的研发上去。
其实,苏小明对未来的前景,还是很有信心的。
后面十几年,原矿的价位能飞速上升到一百多元每公斤,并且持续多年。
现在,能够抵押贷款,完成先期的技术投入,后面的发展就大有可为。
否则守着卖原矿,等上几年有色金属大涨的行情,抱着大堆的现金,就要断了未来的路。
这不是显得苏某人目光短浅,就盯着眼眉下这点事吗?
苏爸对贷款这事,一向是心怀警惕的。
其实,有种说法,你贷了百十万,你怕银行。
等你贷到了以一个小目标为单位的金额,那就是银行怕你了。
对苏爸的警惕,苏小明表示,这才哪到哪?
不搞个负债率百分之五十以上,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大型企业。
面对苏爸的谨小慎微,苏小明就表示,心好累。
果然培养一个富一代的苏爸,不是一桩简单事。
可眼下已经是这么个局面了,再不容易,那能放弃吗?
就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慢慢讲起,并且搬上了许平和他的教授说事。
确实,有些观点还真不是苏小明撒谎,曾教授确实和许平说起过。
然后从许平嘴里就到了苏小明耳中,现在拿来给苏爸壮胆,正是适逢其时。
“你们爷俩不要再讲了,赶紧的准备吃饭了!”
厨房下苏妈喊了一句,这两父子才站起来,苏爸就说:
“行吧,这个事就这么定下了,回去后我带上沈亮,到外面考察考察,看该怎么弄起这个事来。”
苏小明对沈亮这个名字可太留心了:
“姐……介,沈亮?就是上次在你办公室见过的小伙子?”
差点说秃噜嘴了,赶紧就混过去。
苏爸边走边说:
“是啊!你见过的,上次李县问还有哪些困难,我就说了人才啊,实在缺人才。
后来,就把沈亮从地矿局借调过来了,安排在办公室,可真是个人才!”
到了饭桌上,才止住了这个话题。
不过看到苏小红,苏小明就忍不住想笑,话说,这两位见过了吗?
苏小红莫名其妙,看自家弟弟笑得古怪,翻了个白眼:
“笑什么?蛇精病!”